教育部简报〔2017〕第12期《盐城师范学院深入开展赴新疆实习支教工作》
发布人:教务处办公室  发布时间:2022-10-04   浏览次数:10

盐城师范学院深入开展赴新疆实习支教工作

教育部简报〔2017〕第12期

  从2009年至今,盐城师范学院先后派出17批1089名学生和31名指导教师赴新疆哈密、伊犁、克州三地11个县区的中小学、幼儿园开展实习支教,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。

自觉担当责任,精心组织实施。学校成立新疆实习支教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实习支教工作实施办法、质量评价机制等规章制度,并投入专项资金,推动援疆实习支教工作规范化机制化运行。抓好支教生岗前培训,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常规、课堂教学设计及组织等专题训练,组织支教生到本地中小学试讲,安排支教生与内地新疆班学生面对面交流,帮助他们尽快转变角色、适应支教工作。隆重举行支教团出征仪式,定期派员赴新疆探望慰问支教师生,帮助协调解决工作、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创建实习支教工作网站,通过校园橱窗、校报、校园网等媒体,大力宣传和倡导到西部去、到基层去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“青春之歌”,营造扎根基层长才干、服务边疆作贡献的良好校园舆论氛围。

发挥师范优势,坚守教书育人。支教生在支教学校承担了大量的课程教学任务,有效缓解了当地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短缺的难题。除日常教学外,他们还发挥在文学、音乐、舞蹈、书法、计算机等方面的特长,在支教学校开办各类兴趣培训班,创建心理咨询室并协助成立心理辅导小组,以实习支教为依托开展教学研究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、全面发展。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心助学活动,组织“心连心图书角”、“盐师爱心书屋”等图书捐赠活动,组织关爱贫困学子活动,募集学习物品资助当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。实习支教生还深入到新疆各地参加社会实践,开展“文教援疆,助梦飞翔”、“大手拉小手,音乐传爱心”、“点亮希望,关爱留守儿童”等课业辅导、素质拓展、亲情陪伴等活动,以实际行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、民族团结进步作贡献。

激发综合效应,实现自我发展。学校将援疆实习支教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,在支教团成立临时党团支部,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到支教生教育教学、日常生活中,引导支教生以教书育人楷模为榜样弘扬精神、磨练人生、坚定信仰、增长才干。通过报告会、座谈会等多种形式,大力宣传支教师生的感人事迹,用身边最鲜活的教材教育全校师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,争做“四有”好教师。用援疆支教经验反哺改进教育教学工作,优化师范生培养方案,整合课程模块,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开展“百生访百师”“卓越教师培养训练班”“微型课堂教学比赛”等活动,有针对性地提高师范生师德素养和专业技能。